2025年5月20日下午,万象城平台智能制造装备与自动化教研室与灌南中等专业学校联合开展了“3+3”中高职衔接项目专题线上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深化两校合作,推动数控加工实训与钳工实训两门课程有效衔接,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夯实基础。
聚焦课程衔接共研人才培养路径
活动由万象城平台谢兵、房勇两位老师与灌南中专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负责人冯利章共同主持。双方重点围绕“数控加工实训”和“钳工实训”两门核心课程的中高职教学内容、技能标准及培养目标展开深入研讨。谢兵详细介绍了南京机电高职阶段数控加工实训的教学规划,强调高职课程以“数控铣削加工”为核心,注重复杂零件编程与多轴加工技术的实践应用。他表示:“中职阶段打牢基础,高职阶段提升技术深度,两校需在课程梯度设计上形成合力。” 冯利章则分享了中职阶段的教学重点:以数控车削加工为主,结合国家中级工职业资格标准开展技能训练,并计划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强化学生的标准化操作能力。
钳工实训协同推进构建一体化培养体系
针对钳工实训课程,房勇与灌南中专汪玉老师就课程模块、技能考核标准及工具设备配置等问题展开交流。双方一致认为,中职阶段应侧重基础钳工技能(如划线、锉削、装配)的规范性训练,高职阶段则需融入精密测量、模具维修等进阶内容,并融入智能制造场景中的复合型技能要求。
此次教研活动为两校“3+3”项目的纵深推进注入了新动能,也为培养适应智能制造产业升级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探索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的创新模式。
图:赵一楠
文:赵一楠
审核:胡枫